关于杭州接轨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意见

【来源】:[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研究中心]【作者】:[]【更新时间】:[2014-04-25]【浏览量】:[706]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为更好发挥杭州与上海共处长三角城市群的“同城效应”,分享上海自贸区带来的改革开放红利,推进杭州实现更高起点上的新发展,现就杭州接轨上海自贸区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杭州接轨上海自贸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上海自贸区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对杭州未来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引领示范意义。当前杭州正处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和增长速度的“换档期”,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改革成功经验,分享上海自贸区改革发展红利,有利于杭州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杭州依托更大平台推动扩大开放,是杭州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强大动力。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按照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要求,“主动对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长远的眼光,密切关注并深刻理解国家层面在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动向,认清方向、及早谋划、顺势跟进,同时依托上海自贸区对外开放平台,借梯登高、错位发展、竞合共赢,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集聚要素,不断增强我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二、杭州接轨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紧紧围绕杭州“一基地四中心”建设,主动接轨上海自贸区发展,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依托上海自贸区对外开放平台,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坚持主动对接、先行先试。密切关注上海自贸区发展动态,准确把握上海自贸区改革重点,积极借鉴上海自贸区改革经验,结合杭州实际,找准突破方向,积极先行先试。二是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开放竞合发展理念,发挥比较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加强与上海自贸区之间的竞合关系,促进资源共享、要素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三是总体规划、重点突破。根据“杭改十条”总体框架,重点从政府职能转变、利用外资方式、促进跨境投资、国际电子商务、拓展金融服务、发展服务贸易等六个方面制度创新入手,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四是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功能,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助力作用,以企业合作促产业合作,以产业合作促区域合作。
  三、杭州接轨上海自贸区发展的重点举措
  (一)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扩大开放促进各项改革,按照国际化、法治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切实减少行政干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面推广滨江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和内资企业名称核准“不重名”原则。全面深化和完善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再造工作,推行“权力清单”简政放权,整合审批流程、实行并联审批、压缩审批周期,建立一口受理、综合审批和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全面推进“信用杭州”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制度,建立行业信息跟踪、监管和归集的综合性评估机制,扩大信用体系征信范围和应用领域。遵循“竞争中立”原则,完善体现投资者参与、符合国际规则的信息公开机制,强化投资者权益保障和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形成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透明公开的综合监管新模式,实现各类投资主体的公平竞争。
  (二)加快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深化拓展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试点,率先探索形成出口和进口小额货物贸易电子商务“通关、质检、税收、结汇、支付、物流”全新模式,打造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先发优势”和“龙头地位”。拓展提升杭州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加强与上海自贸区“简易转关”协作,全面深化口岸大通关建设,加快杭州出口加工区申报综合保税区,积极谋划推进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杭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与综合保税区的整合,形成“一区多片”格局,打造杭州对外开放主平台。成立杭州网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组,开展基础研究和方案制订,逐步创造条件积极申报“中国(杭州)网上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杭州新时期改革开放新亮点。全面深化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合作,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网络金融服务、智能物流服务、跨境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网络信用体系等多领域多形式合作机制,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新高地。
  (三)依法放宽外资投资准入,提升利用外资水平。积极借鉴上海自贸区投资便利化经验做法,探索对外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选择特定地域、特定行业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积极开展旅游会展、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教育医疗等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有效吸引服务业高端要素来杭集聚,助推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和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瞄准上海自贸区集聚的各类高端要素,主动承接上海自贸区辐射和“溢出”效应,有针对性地招引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引进优质外资项目、海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层次人才。深化以民引外、以企引企招商机制,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市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鼓励本土跨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先进制造项目返程投资。
  (四)健全境外投资服务促进机制,培育杭州本地跨国公司。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投资开放和金融创新优势,借助上海自贸区的渠道和平台,支持本土企业“借船出海”“走出去”发展,打造更多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引领带动杭州经济加快转型发展。支持有海外业务或者有意拓展海外业务的企业在上海自贸区设立财务中心、运营中心和营销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提高杭州企业跨国经营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鼓励我市企业与上海自贸区内跨国公司合作,开展绿地投资、跨国并购、股权投资、技术合作,到境外建立经贸园区、生产基地、研发机构、展示中心。建立健全境外投资服务促进和风险防范体系,在信息、融资、法律服务以及海外人员与资产安全保护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建设对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
  (五)加强地方金融创新,推进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积极跟踪研究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发展动向,围绕杭州建设长三角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全面加强与上海自贸区金融机构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合作,加快推进杭州金融组织、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构建与杭州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发挥杭州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主动服务自贸区外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跨国公司、专业中介和咨询服务机构在区外布局的需求,吸引上海自贸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民间财富管理中心、私募股权投资中心、金融产品研发和服务后台中心、金融人才培训中心及其分支机构落户杭州,培育新型金融服务功能和业态,推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发展。充分利用自贸区投融资便利和平台优势,鼓励杭州本地银行、保险租赁、证券期货、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和上市企业在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合作、跨境投资、境外融资,利用上海自贸区平台做大做强。支持互联网企业发展第三方支付、小微企业贷款、网络保险、网络理财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吸引相关企业来杭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集聚区。
  (六)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升贸易价值链分工地位。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拓展贸易发展创新方式,制定出台新一轮服务贸易发展计划,逐步建立服务贸易统计和考评体系,积极培育服务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杭州在国际贸易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扩大软件和信息服务、旅游服务、运输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动漫等优势服务产业的出口,支持保险、研发、设计等新兴服务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鼓励企业挖掘离岸业务增量的同时,积极承接在岸业务,加快形成离岸在岸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四、杭州接轨上海自贸区发展的保障措施
  加快接轨上海自贸区发展,是一项事关杭州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重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机制,把接轨工作落到实处。市对外开放协调小组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接轨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政策理论研究和宣传,制订杭州接轨上海自贸区发展总体方案,每年编制接轨项目清单及责任落实单位,统筹谋划和督促协调杭州接轨上海自贸区发展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各区、县(市)和市直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单位接轨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政策意见和具体措施,认真筹划组织和跟踪落实接轨合作工作方案和主要项目。市商务部门和市政府派驻上海机构要进一步发挥协调对接作用和驻地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接轨上海自贸区发展的合作交流机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助力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合作交流主体作用,为企业合作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