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自身优势 用好国际资源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更新时间】:[2016-05-13]【浏览量】:[348]

近年来,以高铁、通信设备、建筑机械、家电等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一批中国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均达到世界前列,“中国制造”正在大步迈向“中国智造”。

“中国智造”是持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制造业不仅规模居世界第一,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奋力拼搏下,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2015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22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0%,R&D强度已经处于世界较高水平,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等科技创新产出指标也已居世界前列。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孕育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科技研发人员队伍,制造业的发展壮大造就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队伍,而且我国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人口质量红利依然巨大。

制造业是创新最为集中和活跃的国民经济部门,制造业的创新不仅需要实验室的开发和设计,而且需要研发设计环节与制造环节保持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制造业的创新需要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作为支撑。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完善的产业配套分工体系,为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增强现实、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技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其中的一些技术已经实现产业化或正处于产业化的前夜。这些新兴技术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不但将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智力含量、催生出新的产品和产业部门,而且快速成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新材料技术、工业控制软件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还将会推动制造业本身从机械化、自动化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改变世界各国之间相对竞争优势。

2016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认为,机器人将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经济增长,对美国经济来说与蒸汽机问世一样重要。在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域,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条起跑线,因此每一次新工业革命都使一些后发国家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这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也将为我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

加快“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既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又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第一,先进技术需要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逐步成熟和完善,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快速提高的人均收入水平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新兴产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可以利用巨大的市场容量形成自己的技术标准,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导权。第二,从世界范围看,尽管我国的创新能力不是最强的,“中国制造”在技术上不是最前沿的,加工制造成本也已经不是最低,但是把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与传统的低成本加工制造能力、产业配套优势结合起来,发展创新型制造,能够以足够低的成本实现快速的规模化生产,在高科技产品上实现价格优势。第三,我国互联网产业拥有以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为代表的一批世界级企业,不仅在电子商业产业具有巨大的优势,而且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为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与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四,当前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不少高科技企业增长乏力。中国企业可以在外国设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收购国外高科技企业和初创公司,通过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方式带动“中国智造”的发展。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根本上要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业热情,同时也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为企业的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主要包括加强对市场投入不足的基础研究领域的支持,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大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创新企业获得应有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