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质量与比较优势

【来源】:[国际贸易问题202003]【作者】:[黄先海]【更新时间】:[2020-06-17]【浏览量】:[12]

本文借鉴 Levchenko ( 2007) 的做法构建了一个包含制度质量的一般均
衡框架,基于制度的两种不同的分化形态———正式与非正式制度,阐述了制度性比
较优势的形成机制以及两种制度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这个仅包含两个互相贸易
地区的模型中,如果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质量简单地正相关,则制度质量较高的地
区将获得制度依赖型产品的出口优势。然而,比较优势的归属会以正式与非正式
制度的交互方式为转移,当且仅当制度占优的地区正式制度质量足够好,或制度
占劣的地区正式制度质量足够差时,此前的结论才能继续成立。在经验分析中,
基于 Nunn ( 2007) 回归模型的拓展形式,本文利用中国 30 个省级行政区 28 个
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制度质量与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的关系。研究
发现正式制度质量的提升将显著促进契约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尽管非正式制度的
这一效应并不明显,但二者的联合作用仍得到了强有力的统计支持。

国际贸易问题》2020 年第 3 期